搭平臺亮身份,黨的理論入腦入心
村黨總支秉承“讓學習融入生活”的村教育工作理念,通過搭建“百姓學堂”等平臺,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感受得深的方式,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群眾身邊,努力打造村教育個性化“菜單”。開設理論大課堂,開設“凝聚力講堂”“書香課堂”等精品課程,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群眾日常學習;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通過“紅色課堂”“讀書分享會”等方式,講述紅色故事,感悟紅色情懷,帶領青少年、未成年人探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壯大黨員宣講隊伍,創新“微黨課”,讓黨員深入群眾開展專題宣講,亮明身份,樹立榜樣,讓黨的理論政策扎根普通黨員群眾的腦中和心中。
強引導重實踐,文明風尚蔚然成風
村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進一步整合資源,依托宣傳欄等載體,擴大精神文明建設、文明風尚宣傳的覆蓋面,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關愛未成年人等各類公益廣告宣傳,讓正能量氛圍更加濃厚,使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文明意識;緊緊依托“道德講堂”以“互聯網+宣講”等形式,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宣傳引導,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營造和諧友愛的氛圍;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引導人們養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用群眾的微行動鑄就城市的大文明;以文明交通、文明停車、家園整治等文明行為為切入口,多部門聯動開展實踐活動,精準治理不文明行為,提升群眾文明素養和文明程度。
小隊伍大能量,志愿服務“遍地開花”
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在服務大廳設立志愿者服務站,廣泛吸納黨員、群眾、青少年志愿者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擦亮芮村文明的底色,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組建“三心黨員”志愿服務隊,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在疫情防控、幫困助殘、入戶宣傳、環境整治、交通文明等行動中亮身份、樹先鋒,著力解決村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組建“紅袖章”環保志愿服務隊伍,深入村莊、小區開展“我愛我家”等志愿服務30余次,美化居住環境,規范經營秩序,營造文明整潔的居住環境,提升村民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