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2020年1月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以來,“5+2”、“白+黑”已成為疫情聯絡員的工作常態。在無數個艱苦奮戰的日日夜夜里,他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大到疫區返鄉人員責任包保、動員疫苗接種、摸排返鄉人員、部署全民核酸、防疫知識宣傳,小到口罩發放、體溫計配備、防疫物資統協調等等,成功練就“72變”。
履職盡責,化身“話務員”。“喂,您好!返回前務必提前3天向村居報備,另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報告以及行程碼,返鄉后要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進行7天居家隔離加7天居家健康監測?!泵鎸θ珖鞯胤掂l人員的電話咨詢,徐偉豪秒變“超級話務員”,對答如流,不厭其煩。他一邊拿著手機核實情況,一邊拿筆認真地在表格上記錄信息。在面對數據核查中時間緊、任務重、群眾不理解、不配合等困難時,他始終堅持標準,對不理解的群眾耐心解釋,一遍不行就解釋兩遍,直到群眾理解并配合工作。重復的動作、重復的話語,一遍又一遍,在類似的場景中,他度過了無數個白天與黑夜。
忠于職守,化身“指揮員”。為確保疫情防控信息的及時準確,徐偉豪每天督促各網格員認真履行“巡查、收集、宣傳”等職責,嚴格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地毯式、拉網式排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保障基礎數據詳實有效、層層流轉。一方面及時掌握各村民組的最新動態,另一方面根據上級和鎮黨委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指示和精神及時傳達,對重點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再強調,扎實穩步推進各項措施,著力構筑起一道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
教育引導,化身“宣傳員”。充分運用橫幅、宣傳單、電子屏、網絡平臺、廣播喇叭、村居宣傳欄等載體,向村民傳遞正確的防疫知識、最新政策以及官方信息。同時利用下班時間,走村入戶,面對面與群眾普及疫苗接種有哪些益處,加強引導增強群眾信心,努力消除抵觸疫苗的情緒,切實做到應接盡接、不落一人。同時引導群眾科學有序應對疫情,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共同維護社會公共秩序。
關愛幫扶,化身“保障員”。近日,蕪湖市區突發疫情,一位年近七旬的村民稱其老伴在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出院,因疫情管控無法前往接應,請求幫忙時。徐偉豪按要求第一時間向上級報備說明情況,得到批復后驅車為村民開具通行證,并與卡點工作人員對接,確保準確無誤的將其老伴接回。兩位老人深受感動,并主動配合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面對老人的連連道謝,徐偉豪表示,身為防疫工作者,他有責任也有義務解決好疫情期間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維護秩序,化身“安保員”。居家隔離人群的貼心“服務員”,老弱病殘群體的超級“駕駛員”等等,變換的是身兼數職的角色,唯一不變的是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與擔當,把初心和使命續寫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如果說疫情防控是一場戰役,那么疫情聯絡員就是一名沖鋒陷陣的戰士。面對異常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徐偉豪作為陶辛鎮三太村的疫情防控聯絡員,“疫”不容辭,不畏風險,抱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披荊斬棘,守萬家燈火,護一方安瀾。(作者:王曉美)